经废宅

人生当贵盛,修德可延之。
不虑有今日,争教无破时。
藓斑题字壁,花发带巢枝。
何况蒿原上,荒坟与折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经废宅》是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现实荒凉的深刻感慨,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交织。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杜荀鹤,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他曾在宣州田頵处担任通好使者,朱全忠时期被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尽管他一度受到重用,但在天祐初年却因众怒而未能被杀,终因疾病去世。

  2. 作品原文:《经废宅》,苔藓斑题字壁,花发带巢枝。何况蒿原上,荒坟与折碑。

  3. 作品注释:这首诗共有八句,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描绘废弃住宅的景象来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愁。诗中的“苔藓斑题字壁”、“花发带巢枝”等意象,都表达了一种衰败和凄凉的氛围,而“荒坟与折碑”则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世事的沧桑。

  4. 作品赏析:《经废宅》通过对废弃宅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繁荣景象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苔藓斑题字壁”一句,不仅描述了环境的破败,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花发带巢枝”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与“苔藓斑题字壁”“荒坟与折碑”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既有悲凉之情,又不失生命力。

  5. 创作背景:据传这首《经废宅》的创作背景与金朝王元粹有关。王元粹可能是一位失意的文人,在其居住的废弃宅院中吟咏此诗表达自己的感慨。这种个人遭遇与时代背景的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经废宅》不仅作为一首诗歌被人们所熟知,更因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而被历代读者所传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