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叟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溪居叟》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杜荀鹤:杜荀鹤是唐朝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生活困苦。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 创作时期:虽然杜荀鹤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但在这首诗中,也能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乐观的态度,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1. 诗的内容解析
  • 首联:“溪翁居静处”描述了溪边的老者居住在一个宁静的地方,与世无争,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溪鸟入门飞”则通过溪鸟自由飞翔的画面,映衬出主人公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 颔联:“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展现了主人公在白天的劳作生活。他早起到溪边钓鱼,夜晚则借着月光返回家中。这不仅展示了他的勤劳,也体现了他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
  • 颈联:“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他认为朋友之所以显得悠闲自在,并非因为无所事事,而是因为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不因世俗的纷扰而改变初衷。
  • 尾联:“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执着。他不抱怨生活的艰辛,反而享受着冬天穿单衣的自然之美。这种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满足的生活方式,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1. 主题意义
  •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溪居叟》通过描绘主人公与大自然的交流,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主人公不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还学会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主人公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体现了他内心深处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
  • 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思考。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物质条件,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对生活的热爱。
  • 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人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溪居叟》不仅作为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它教会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一份宁静,在繁忙的生活里保持一份纯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古人生活方式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