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溪翁居静处,溪鸟入门飞。
早起钓鱼去,夜深乘月归。
见君无事老,觉我有求非。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注释解析:
- 溪翁: 溪边的老人。这里描绘了一个居住在溪边的隐逸者的生活状态。
- 居静处: 住在安静的地方,表明他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 溪鸟入门飞: 早晨,小鸟飞入老人的家门。这个场景描绘了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 早起钓鱼去: 天刚亮就出门垂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闲适时光的珍视。
- 夜深乘月归: 深夜时,借着月光回家。这反映了诗人在夜晚也能享受自然之美。
- 见君无事老: 看到你过着无欲无求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看法和羡慕。
- 觉我有求非: 意识到我有所追求,但并非出于世俗欲望。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自我反省。
- 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 不谈风吹日晒的艰辛,冬天只穿一件薄衣服保暖。这句诗表现了老人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图景。诗人不仅描绘了溪边老人的生活环境,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赞赏。诗中的“溪翁”被描述为一个隐居者,生活在僻静之地,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对溪边日常活动的描写,如早起钓鱼、晚上乘月归来等,诗人传达了一种与世无争、享受自然的生活哲学。
诗中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心境,他在赞美这种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追求是否真正符合内心。通过对比自己的追求与外界的繁华,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更深刻的人生意义,即如何在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之间找到平衡。
《溪居叟》不仅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诗篇,它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展示了一种超脱物欲、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