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别罗隐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
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
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
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塘别罗隐》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作者杜荀鹤:杜荀鹤,唐代诗人,与皮日休齐名,有“小杜”之称。其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风格直率质朴。
  • 作品出处:此诗作于诗人离开杭州时,通过描绘诗人离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体的无奈。
  1. 诗歌原文
  •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
  • 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杜荀鹤的诗歌语言简练有力,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来表达情感,这首《钱塘别罗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故国的远望、对前途的不确定以及对现实的忧虑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不安。特别是“西陵向西望”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哀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心的浮动。
  1. 文学影响
  • 历史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钱塘别罗隐》作为杜荀鹤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它不仅显示了杜荀鹤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世提供了关于唐代社会和人文景观的重要视角。

《钱塘别罗隐》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读者,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