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秋思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岸秋思》赏析

杜荀鹤的《江岸秋思》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展现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背景下一个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江边行走时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凄凉。

首联“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开篇即点出秋思主旨,乡愁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诗人的心灵,使他步履蹒跚,无法前行。颔联“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则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挥鞭驱马,却只能看到飘落的柳叶随风而逝,连那失去的生命之歌——蝉鸣,也随着秋风远去,这种无力感与失落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幅画面更加深沉。

颈联“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诗人转而将视线投向远方,描绘了丰收的稻田和远处模糊的古城。这里的“寒云”既形容天气的寒冷,又隐喻了诗人心中难以摆脱的忧伤与孤独。尾联“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忧虑。

《江岸秋思》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像是一首抒情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它不仅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现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未来的深深思考。

在阅读《江岸秋思》时,我们仿佛能感受到杜荀鹤笔下那个悲凉而又壮美的秋天,感受到他内心深处那份无法言说的乡愁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这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诗作,让人在阅读中产生深刻的共鸣,同时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