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乱后归山》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诗。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在大顺年间考取进士,因恃势侮易缙绅被众怒之下欲杀之而未及,最终在天祐初年去世。他的诗风以宫词见长,自成一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乱世中归隐的心境。“乱世归山谷”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身处战乱之中的心境,而“征鼙喜不闻”则表明战争已不再影响他的心情,他更关注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诗中的“此心非此志”,意味着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喧嚣并不相同,他的志向并非追求功名利禄。“终拟致明君”则透露了诗人对理想统治者的期待和向往。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为明君所用。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寄情山水的淡泊情怀,以及对理想国家的渴望和憧憬。
《乱后归山》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历史背景的深刻反思。它反映了乱世中的个人抉择,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