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乱后归山
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诗句释义及赏析
1.乱后归山
译文:在战乱之后,我回到了故乡的山谷。
注释:乱(指战争、动乱)- 描述当前的局势或状况;归(归来)- 回到自己的居住地,这里特指故乡;山谷- 通常与山相关联的自然地理特征,这里可能暗示隐居或退隐的生活状态。
2.乱世归山谷,征鼙喜不闻。
译文:在混乱的时期,我返回到山谷中,听不到战鼓的声音。
注释:乱(指战争、动乱)- 描述当前的局势或状况;征鼙- 古代战争中用以指挥军队的鼓,这里比喻战事;喜不闻- 表示没有战争的声音。
3.诗书犹满架,弟侄未为军。
译文:尽管家中书籍堆积如山,我的兄弟和侄子们并未加入军队。
注释:诗书- 指书籍、文献;犹满架- 形容书籍非常多;弟侄- 兄弟和侄子;未为军- 表示他们尚未参军或参与战事。
4.山犬眠红叶,樵童唱白云。
译文:山林里的小动物在红叶下安睡,而砍柴的小孩则在唱着歌。
注释:山犬- 指山林中的犬类动物;眠红叶- 形容它们在红叶覆盖的环境中安静地休息;樵童- 指砍柴的儿童;唱白云- 形容他们在唱歌时仿佛在唱着天上飘过的白云。
5.此心非此志,终拟致明君。
译文:我的心志并不在此,最终我希望能找到一个有贤能的君主。
注释:此心- 指自己内心的想法、愿望或感情;非此志- 表示并非完全符合当前的愿望或追求;终拟- 最终打算;致明君- 指希望能够得到一个明智的君主。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作者在战乱后的心境和对未来的思考。首句“乱后归山”直接点明了战乱之后的状态,诗人选择了隐居生活,这与当时许多文人的选择相一致。接下来的内容展现了诗人对诗书的热爱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和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