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白发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发吟’是一首唐代的诗歌,由杜荀鹤创作,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面对白发时的心态变化。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分析:
- 作者简介:
- 杜荀鹤,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太平县)人。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他的诗作反映了唐末军阀混战的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惨痛境遇。
- 诗歌原文及翻译:
诗句一: “一茎两茎初似丝,不妨惊度少年时。” 描述了年轻时头发的生长状态,暗示着青春时光的宝贵和易逝。
诗句二:”几人乱世得及此,今我满头何足悲。” 表达了一种对乱世中人们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的坦然接受。
诗句三:”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强调了诗歌在精神慰藉中的重要性,即使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也不如美酒和诗歌来得实在与美好。
诗句四:”家山苍翠万馀尺,藜杖楮冠输老儿。” 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通过了解’白发吟’的背景、内容及作者意图后,可以认识到这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文学的珍品,也是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