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国清寺

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赊。
路沿山脚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
撼锡度冈猿抱树,挈瓶盛浪鹭翘沙。
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归国清寺》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杜荀鹤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僧人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宗教和自然的和谐共处的哲学观念。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送僧归国清寺》是杜荀鹤的代表作品之一,他在诗坛上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2. 作品原文:吟送越僧归海涯,僧行浑不觉程赊。路沿山脚潮痕出,睡倚松根日色斜。撼锡度冈猿抱树,挈瓶盛浪鹭翘沙。到参禅后知无事,看引秋泉灌藕花。
  3. 艺术特色:此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乃至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4.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送僧归国清寺》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佛教禅宗中“无为”的思想,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现代应用:在现代社会,这首诗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它不仅是研究唐代诗歌和宗教文化的宝贵资料,也是现代人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哲学的重要窗口。
  6. 读者共鸣:《送僧归国清寺》中的意境和情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无论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都能从诗中找到共鸣点。

《送僧归国清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对于热爱中国文化和诗歌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