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谁云辟二途,律禅禅律智归愚。
念珠在手隳禅衲,禅衲披肩坏念珠。
象外空分空外象,无中有作有中无。
有无无有师穷取,山到平来海亦枯。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空闲二公递以禅律相鄙因而解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述闲散官员对禅师的批评和反驳,展现了禅宗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碰撞和融合。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接受。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首先描绘了两位官员的形象:一位名叫王师子,另一位名叫张逸人。他们都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但因不满于官场的繁文缛节和世俗的纷扰,而选择了退隐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
王师子和张逸人之所以会与禅师产生冲突,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禅宗的理解不同。王师子认为禅宗是一种过于简单、缺乏深度的思想,而张逸人则认为禅宗太过于注重个人修行,忽视了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与禅师的交流中,王师子逐渐认识到了禅师的观点。他开始理解到,禅宗并非只是关注个人的修行,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他也意识到禅宗并不是一种逃避现实、消极避世的思想。相反,禅宗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的教义,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
王师子向禅师表示了自己的歉意,并请求其原谅自己的无知。禅师则回应说,真正的智慧不在于表面的言语,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因此,他鼓励王师子继续深入思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白居易作为文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接受,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价值和生活方式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