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补阙山居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郑补阙山居》是唐朝诗人李洞的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李洞,晚唐诗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宗室远支。昭宗年间三举进士不第,后游蜀客死他乡。李洞诗歌多师法贾岛,其作品在《全唐诗》中收录为三卷。

  2. 诗歌原文:《郑补阙山居》全文如下: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3. 诗句解析

  • “高节谏垣客”:表明诗人身处高位,有正直的品质和清高的节操。
  • “白云居静坊”:描绘诗人隐逸的生活方式,与世隔绝,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 “马饥餐落叶”:以马之饥食落叶比喻诗人生活的艰辛。
  • “鹤病晒残阳”:鹤因疾病不能飞翔,只能晒着余晖,形容诗人身体不适、生活艰难。
  • “野雾昏朝烛”:野雾浓重到连朝烛光也变得昏暗,形容环境的恶劣以及诗人心情的压抑。
  • “溪笺惹御香”:溪边散落的书信沾染了御香,可能指代诗人思念远方的人或事。
  • “相招倚蒲壁”:诗人被邀请到友人处,倚靠蒲壁,可能指的是文人间的交流或聚会。
  • “论句夜何长”:讨论诗句至深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情及其对知识的渴望。

《郑补阙山居》不仅仅是一首表达诗人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的诗歌,也是唐代文化背景和当时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