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注释:
郑补阙山居:郑补阙指的是唐代的郑锡,字公仪。他在朝廷中担任过谏议大夫等职,后来退隐到深山之中。山居: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高节表示自己的高尚节操和坚定立场,谏垣是皇宫内负责上书规劝皇帝的地方,这里暗指自己身处朝廷,但并不为权贵所动,坚守原则。而“白云”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居静坊”则表明自己选择了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马儿饿了吃树叶,这是在形容自己生活的艰辛和不易。鹤子生病了,却只能把阳光晒干后当药来治疗,这既表现了自己处境的艰难,也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描述了一种朦胧的夜晚景象。野雾弥漫,使得早晨的蜡烛显得昏黄不明;溪边的信笺沾染了御用的香气,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又向往友情的心情。诗人邀请友人来到蒲壁下,一起谈论诗词,虽然夜晚很长,但这种陪伴让诗人感到温暖。
赏析:
这首诗是郑补阙山居的生活写照,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独立和尊严的追求,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