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
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
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
烟沉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
介绍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从弟出游的不舍与关切。这首诗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功力,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诗歌原文:抱疾寒溪卧,因循草木青。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
诗歌解析:诗中“抱疾寒溪卧”描绘了诗人因病而卧于溪边的凄凉景象。接着“因循草木青”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感受四季更替的情景。“相留开夏蜜,辞去见秋萤”表达了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朔雪痕侵雍,边烽焰照泾”则描写了边疆战事的景象,增添了诗歌的悲壮氛围。最后,“烟沈陇山色,西望涕交零”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离去后的哀思和思念之情。
诗人背景:李洞(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昭宗年间三举进士不第后游蜀,客死他乡。他的诗歌多师法贾岛,有《全唐诗》三卷存世。
文学价值:李洞的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如情景交融、用词精炼等,而且在情感上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与眷恋。通过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深情叙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鉴赏评价:李洞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文化影响:李洞的这首《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不仅在唐代受到推崇,其深远的影响力也延续到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都以李洞的作品为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诗歌,使得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段秀才溪居送从弟游泾陇》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李洞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更是一份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它通过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以及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贵资源。通过深入探讨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