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灵州令狐相公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灵州令狐相公·一作赠高仆射自安西赴阙》是唐代李洞创作的诗词。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友人从战场归来的深深敬意及对其身体和精神的关切。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艺术成就以及背景意义的分析:

  1. 作品原文
征蛮破虏汉功臣,提剑归来万里身。  
笑倚凌烟金柱看,形容憔悴老于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战争场景后英雄归乡的画面。首句“征蛮破虏汉功臣”,点明主人公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他在战场上英勇善战,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次句“提剑归来万里身”,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位将军从战场归来时的壮志豪情,尽管历经千难万险,但依旧英姿飒爽。第三句“笑倚凌烟金柱看”,形象地描绘了将军归来时轻松自在的姿态,他或许曾经站在高大的柱子上眺望远方,现在则是在家乡的小径上,带着微笑欣赏着家乡的变化。尾句“形容憔悴老于真”,则透露出岁月流转带来的变化,虽然外表看起来有些憔悴,但他的内心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1. 艺术成就
  • 诗中的用词精准而形象,如“万里身”和“老于真”等词语,不仅展示了将军的英勇,也反映了其内心的沧桑变化。
  • 诗歌的结构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比和转折,使得整首诗既有力量又不失情感的细腻。
  • 通过对将军经历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背景之中,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个人的情感世界。
  1. 背景意义
  •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与英雄主义的光辉,同时也揭示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 通过对将军的描写,诗人不仅赞美了他的英勇,也体现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 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上灵州令狐相公·一作赠高仆射自安西赴阙》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英勇将军怀念之情的诗歌,也是唐代文人对于战争与和平、英雄与普通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还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