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
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四海秋风阔,千嵓暮景迟。
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背景:
作者介绍: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人才华。
诗歌原文:
昔去真无奈,今来岂自知。
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四海秋风阔,千岩暮景迟。
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主题分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从出发到抵达商洛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首联“昔去真无奈,今来岂自知”抒发了作者因不得已而离开长安,随郑亚远赴桂州时的无奈情绪。颔联“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则用柑橘与地仙芝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平静。颈联“四海秋风阔,千岩暮景迟”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观,以及傍晚时分的宁静。尾联“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反映了作者虽然经历了种种波折,但仍抱有回归自然的愿景。
创作背景: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在唐宣宗年间曾因政治变故流离失所,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迫离开长安后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经历的感慨,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和心灵的对话。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不仅可以领略唐代诗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理想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