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司户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刘司户》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该诗通过描绘江景和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忧虑。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他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于世。李商隐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他曾在官场中经历过挫折,也曾多次遭受排挤和打击。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国家兴衰、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情感。
  1. 诗词原文及解析
  •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这句诗描绘了江面上的风浪和船帆的景象。“江风”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浪动云根”可能隐喻着政治斗争的激烈和不稳定性。“重碇危樯”形容船只处于危险状态,暗示诗人自己或其友人可能正处于困境之中。“白日昏”表示白天变得昏暗,象征着前途的不确定性和黑暗。
  •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这里的“燕鸿”可能是指远行归来的燕子,而“骚客”则指的是有才情的文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既感到失望又感到惊讶的情感。诗人似乎觉得友人虽然才华横溢,但最终还是未能摆脱困境,被时代的洪流所吞没。“初起之势”和“后归魂”都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和悲痛。
  •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这里的“汉廷”可能指汉朝朝廷,而“楚路”则可能是指楚国的道路。诗人在这里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他希望友人能早日得到朝廷的征召,改变目前的处境。同时,诗人鼓励友人在逆境中保持自信和勇气,勇敢地面对困难。
  •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这句话中的“凤巢”可能指的是高贵的地方或理想的居所,“九重门”则是指帝王之家的重重门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和友人在艰难时刻相聚时的复杂心情。尽管他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在国事和家事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只能相互安慰和鼓励。
  1. 创作背景
  • 大中二年(848年)是李商隐创作此诗的背景,当时刘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司户参军。两人在黄陵(今湖南湘阴)相遇时,李商隐写下了这首诗。这次相遇可能是在一个艰难的时期,两人在政治和个人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赠刘司户》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的诗作,也是一首反映唐代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时局的担忧。这首作品展现了李商隐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