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
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
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
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
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
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
故人在云峤,乃复同晏息。
鸿飞入青冥,虞氏罢缯弋。
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
介绍
《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是唐朝著名文学家吴筠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作者生平:吴筠,唐代的文学家,以其卓越的诗歌创作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吴筠的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诗句原文:《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原文如下:“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旅泊将休暇,归心已跻陟。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船到达湖口时,逐渐接近庐山的情景。他看到高山耸立、云雾缭绕,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吴筠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在追求心灵自由过程中的坚持。
诗歌鉴赏:吴筠的这首《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诗中的“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开篇便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紧接着的“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通过对山势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与壮丽。此外,“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等句子,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哲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历史背景:该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唐朝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墨客们有机会欣赏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吴筠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文化特征和审美追求。
艺术特色:吴筠的这首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首先,它在语言表达上极为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个字词都经过精心挑选,以最恰当的方式传达情感和意境。其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石镜”、“烽烟”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诗更具诗意和深度。最后,这首诗还体现了吴筠对于生活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种深刻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除了上述内容外,在了解和学习《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时,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
- 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其中的音韵美;
-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象征和比喻,理解其深层意义;
- 研究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
- 探讨诗歌的艺术手法和创作风格,学习如何运用各种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吴筠的《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能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