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侍中挽歌二首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苗侍中挽歌二首》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这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的元老重臣的哀悼之情。在唐代众多诗歌中,《苗侍中挽歌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脱颖而出。诗作原文如下: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元老重臣的追忆和哀悼,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元老重臣的尊重以及人们对他们功绩的铭记。诗中通过“摄政朝章重”和“持衡国相尊”两句,描绘了该元老重臣在朝廷中的高位及其治理国家的能力。紧接着“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则形象地表达了这位元老智慧与能力的非凡。

诗的后四句“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则是对逝者生前功绩的记忆以及对其离世后的哀思。这里的“渭桥路”可能指代着逝者的生平足迹或重要事迹的发生地点。而最后两句“天子悲元老,都人惜上公”则直接表达了朝廷上下对这位元老重臣的怀念之情。

《苗侍中挽歌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风貌和文化成就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也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