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在唐代诗人岑参的笔下,《苗侍中挽歌二首》以其沉郁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一位国家重臣的风采。以下是诗句原文:
摄政朝章重,持衡国相尊。
笔端通造化,掌内运乾坤。
青史遗芳满,黄枢故事存。
空悲渭桥路,谁对汉皇言。
诗句的逐句释义如下:
- “摄政朝章重”:此句表达了苗侍中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他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人们的瞩目,象征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 “持衡国相尊”:描述了苗侍中作为宰相的地位和威严,他如同天平一样,维系着国家的稳定和秩序。这里的“尊”字,强调了他的尊贵和尊严。
- “笔端通造化”:描绘了诗人通过文字来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如同自然界中的造化一样,他的文采和智慧能够影响人心和政策。
- “掌内运乾坤”:比喻他掌握的权柄和智慧足以左右国家的命运,如同乾坤般广大和深远。
- “青史遗芳满”:意味着他的功绩和德行将被永远铭记在史书之中,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 “黄枢故事存”:这里的“黄枢”可能指的是某种重要的文献或制度,而“故事存”则表明这些历史事件和传统仍然被人们所记忆和传承。
- “空悲渭桥路”: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怀念和哀伤,渭桥是古代长安城外的一座桥梁,常常用来表达送别之情。
- “谁对汉皇言”:这里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未能与之对话、了解其生平的遗憾。
这两首挽歌不仅是对一个伟大人物的追忆,也是对那个时代精神风貌的回顾与致敬。通过对这两句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对于权力、责任和个人成就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