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出自《全唐诗》。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年),当时李白因被贬夜郎道而心情低落。然而,当他得知自己获赦免的消息后,便写下了这首作品。诗中不仅表达了他对赦免的喜悦,还抒发了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开头“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描绘了李白当年因政治原因被迫离开京城,流放至夜郎之地的情形。这里,“左迁”一词指的是被朝廷贬谪,是一种很重的政治处罚。而“琉璃砚水”则形容李白在流放期间所经历的孤独和寂寥,象征着他心境的空虚与无奈。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则转换了场景,提到了朝廷的赦免令让李白重新获得自由,他的文才也因此重焕生机。这里的“蛟龙笔翰生辉光”意味着李白如蛟龙得水般,文笔得以大展,焕发出新的光彩。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表达了李白对于汉武帝时代文学巨匠司马相如的怀念。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其作品《子虚赋》广为传颂。在这里,李白以司马相如自比,暗指自己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君主的认可。

“愿扫鹦鹉洲,与君醉百场”更是直接展现了李白对自由生活和与友人畅饮的向往。“鹦鹉洲”是一处风景秀丽之地,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也是李白曾游历过的名胜。此处的“与君醉百场”寓意着李白希望与王明府共同畅游于美丽的江上,饮酒作乐,忘却世间烦恼。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李白情感的真实流露,反映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