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秀才从军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
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
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
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
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张秀才从军》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行的祝福和期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基本信息
  •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的诗作广泛传颂,尤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
  • 作品原文: 六驳食猛虎,耻从驽马群。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壮士怀远略,志存解世纷。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抱剑辞高堂,将投崔冠军。长策扫河洛,宁亲归汝坟。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1. 创作背景:《送张秀才从军》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唐代安史之乱期间。当时,李白作为一位文人,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许多志士的离乡赴难。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友人即将从军的不舍和对其前途的期望。

  2. 诗歌解析

  • 主题与情感: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张秀才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理想。诗中既有对张秀才英勇善战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 意象解读:诗中的“六驳食猛虎”象征着张秀才的勇气和力量,而“周粟犹不顾,齐圭安肯分”则描绘了他不为名利所动的高洁人格。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送张秀才从军》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和思想观念,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生活和人生的启迪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