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鹦鹉洲怀祢衡》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怀古诗。诗中不仅刻画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表达了对祢衡的敬仰和哀惜,还透出诗人心底难平的怨愤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品背景
  •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或上元元年(759年)冬或者上元元年(760年)春。当时李白在江夏创作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其中提到“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由此可知《望鹦鹉洲怀祢衡》可能是同时所作。李白与祢衡之间的故事,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感慨的对象之一。
  1. 诗歌内容
  • 诗篇开头八句主要描绘了历史场景,通过魏武帝曹操的比喻,展示了祢衡在众人眼中的地位。曹操将天下视为一盘棋,而祢衡则被视为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接着,诗人用“斗筲人”、“吴江”等词汇,进一步强调了祢衡在政治斗争中的悲剧性下场。
  • 后八句转向诗人自己的感情抒发。在这里,李白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他通过赞美祢衡的才华,表达了对其人格特质的敬仰;同时,通过对祢衡命运的哀悼,反映了自己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1. 主题思想
  • 此诗不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文人对于自我价值与社会角色的思考。通过对祢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 文化意义
  • 《望鹦鹉洲怀祢衡》作为唐代诗歌的一个代表,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它的出现,标志着李白在浪漫主义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望鹦鹉洲怀祢衡》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怀古之作,它更是一首充满深刻内涵和强烈情感的史诗。通过对这一作品的学习与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李白的诗歌魅力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