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桓公名已古,废井曾未竭。
石甃冷苍苔,寒泉湛孤月。
秋来桐暂落,春至桃还发。
路远人罕窥,谁能见清彻。
。
《姑孰十咏》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全诗共10首,以“姑孰”为题,写的是三国时期孙权在姑苏城(今江苏苏州)治理水患的故事。其中,“桓公井”的故事被收录在这组诗歌中。
“桓公井”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吴国大将伍子胥的墓地,在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相传伍子胥是春秋时期的贤臣,因触怒了楚王而自杀于姑苏台(今苏州城内),其尸身被埋葬在姑苏台上,并在其周围挖了一口井以供祭祀和饮水之用。
《姑孰十咏》中的“桓公井”这一典故,在诗歌中用来象征伍子胥的忠义精神,以及他在治理水患时所展现出的政治智慧。这首诗通过描绘吴国治水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