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
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
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
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
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当时李白与元丹丘、元演同游随州,见到了道士胡紫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内容:《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描绘了李白对紫阳真人的无限仰慕之情。诗中不仅表达了求仙思想,更透露出诗人想要与自然合一,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
  2. 诗歌风格:李白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奔放的文风著称,此诗体现了他特有的浪漫主义精神。诗中的想象奇特,语言华美,充满了浓郁的道教色彩。
  3. 历史背景:在唐代,道教盛行,许多文人雅士都对神仙传说充满向往。李白本人也是一位道士,因此他的作品中常常蕴含着对仙界的想象和向往。
  4. 文化影响:《题随州紫阳先生壁》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对于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李白的个人情感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也在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