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戚夫人楚舞歌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颜如花。
闺中歌舞未终曲,天下死人如乱麻。
汉王此地因征战,未出帘栊人已荐。
风花菡萏落辕门,云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旧乡,飘飘处处逐君王。
闺门向里通归梦,银烛迎来在战场。
相从顾恩不顾己,何异浮萍寄深水。
逐战曾迷只轮下,随君几陷重围里。
此时平楚复平齐,咸阳宫阙到关西。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
且矜容色长自持,且遇乘舆恩幸时。
香罗侍寝双龙殿,玉辇看花百子池。
君王纵恣翻成误,吕后由来有深妒。
不奈君王容鬓衰,相存相顾能几时。
黄泉白骨不可报,雀钗翠羽从此辞。
君楚歌兮妾楚舞,脉脉相看两心苦。
曲未终兮袂更扬,君流涕兮妾断肠。
已见储君归惠帝,徒留爱子付周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戚夫人楚舞歌》是唐代李昂的乐府诗,属于唐朝文学中的唐诗范畴。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李昂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更通过艺术手法将历史人物的情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性、权力和情感的复杂理解。以下是对《赋戚夫人楚舞歌》的介绍: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此诗作于唐朝,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属于唐诗的范畴。
  • 作者生平:李昂(742—809),唐代诗人,开元时任考功员外郎。关于其生平事迹记载较少,只知道他的作品在全唐诗中仅存两首而已。
  • 文化地位:《赋戚夫人楚舞歌》作为唐代的文学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风貌。
  1. 主题内容
  • 历史反思:诗中借戚夫人之口叙述了戚夫人的一生,通过对她的遭遇进行描述,引发读者对于权力、人性、命运等深层次主题的思考。
  • 人物形象:诗中通过对戚夫人的刻画,展示了古代女性在宫廷争斗中的命运多舛,以及她们对于爱情和自由的渴望和无奈。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悲壮和苍凉的氛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赋戚夫人楚舞歌》的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能够将读者带入到诗中所描绘的古代宫廷之中。
  • 结构布局:诗的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 象征意义: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曲未终兮袂更扬”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美的消逝。

《赋戚夫人楚舞歌》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风貌和历史变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