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伤春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鸟思江村路,花残野岸风。
十年成底事,羸马倦西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旅游伤春》是唐代李昌符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原文、译文注释等:

  1. 作者简介
  • 李昌符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因此对他的生平知之甚少。
  •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歌中往往透露出对国家和社会变迁的关注和感慨。
  1. 诗作原文
  • 酒醒乡关远,迢迢听漏终。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 “酒醒乡关远”描绘了诗人在醉酒后醒来时感到的遥远乡愁。这里的“乡关”指的是家乡或故乡的边关,而“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家乡的无奈和惆怅。
  • “迢迢听漏终”则形象地描述了夜深人静时,时间流逝的漫长感觉,以及听到滴答计时器的声音所带来的无尽等待。
  • “曙分林影外”中的“曙分”意味着黎明时分,“林影外”则暗示着诗人站在林荫之外的情景。这两句诗描绘了日出时分的景象,给人以新的希望和开始的感觉。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转变,从夜晚的迷茫走向清晨的明朗。
  • “春尽雨声中”承接上一句的意境,春天已经结束,雨声成为了这个季节最后的印记。这既是一种对季节更迭的哀叹,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变化的深刻感悟。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诗句传达了深刻的情感。每一联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色彩,如“酒醒乡关远”与“春尽雨声中”分别描绘了孤独与哀伤;“鸟思江村路”与“花残野岸风”,则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自然之美的留恋。
  •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的个人感受,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特征。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试图揭示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
  1. 创作背景
  • 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无法考证,但根据诗的内容和风格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的一个特定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在唐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李昌符作为一位诗人,很可能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

《旅游伤春》不仅是一首艺术价值较高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唐代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