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铁马鞭

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
须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
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
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铁马鞭》是唐代诗人李昌符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铁马鞭这一古代兵器的非凡魅力及其在战场上的豪迈气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诗歌原文
  • 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
  • 须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
  • 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
  • 时来终荐明君用,莫叹沉埋二百年。
  1. 作者介绍
  • 李昌符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和成就在历史上有着一定的记载。尽管具体的生卒年不详,但他的创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1. 诗歌解析
  • 首联“汉将临流得铁鞭,鄂侯名字旧雕镌”描绘了铁马鞭作为古代兵器的形象,同时暗示了其历史久远与尊贵的身份。
  • “须为圣代无双物,肯逐将军卧九泉”表达了铁马鞭在战斗中所展现出的独特作用和英勇精神,同时也暗喻了它对将军忠诚的象征。
  • 颔联“汗马不侵诛虏血,神功今见补亡篇”则具体描绘了铁马鞭在战争中的实际效果,以及它对历史文献的贡献。
  1. 艺术手法
  • 李昌符在《咏铁马鞭》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铁马鞭比作鄂侯的名字,以及将它视为圣代的无双之物,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1. 文化意义
  •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唐代的战争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英勇战士的尊崇和纪念。铁马鞭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士们的英勇。
  1. 历史背景
  •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诗人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创作了许多传世之作。李昌符的《咏铁马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1. 现代价值
  • 在当代,虽然战争的形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咏铁马鞭》这样的咏史诗仍具有重要的文学和历史价值。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李昌符的《咏铁马鞭》不仅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咏物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语言艺术,还能深入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和英雄情怀,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