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十一)

长峦谷口倚嵇家,白昼千峰老翠华。
自履藤鞋收石蜜,手牵苔絮长莼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园十三首(其十一)》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组诗作品,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八年至十一年之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内容
  • 自然景物的描绘:李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园的自然风光,如“泉沙耎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这些诗句不仅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还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
  • 情感表达的深度:此诗中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抱负未能实现的悲叹。例如,“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怀念与自身境遇的无奈。
  1. 艺术特点
  • 独特的意象运用:《南园十三首》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如“竹林七贤”、“嵇康”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历史和文化的氛围。
  • 语言风格的创新:李贺擅长使用新颖、独特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他的语言风格既清新又隽永,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共鸣。
  1. 文化价值
  •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诗歌,李贺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他的诗作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 影响深远:《南园十三首(其十一)》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杰作之一,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艺术技巧还是情感表达上,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启示。

《南园十三首(其十一)》不仅是李贺诗歌创作的高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注解

长峦谷口:地名,近昌谷。嵇家:嵇姓邻家。或以嵇康比邻人。

石蜜:崖蜜也。

莼花:莼菜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