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 其四
译文
老竹虽老,仍矫天挺拔,梢可拂云,而我并不大老,却只能像家居茂陵时的司马相如一样,甘守清贫。风吹竹声时,仿佛雨啸;而风和景明时,一小鸟栖息枝头,其景却可映入酒樽之中。
介绍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 其四赏析
李贺的《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是一组以竹和笋为题材抒写的七言绝句。这组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创作风格的独特性,还赋予普通意象以奇特之处。在传统咏竹诗中,竹往往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而李贺在这组诗中却赋予了竹新的寓意,通过描绘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的第一首“箨落长竿削玉开”,描绘了笋破壳而出,如同玉石经过雕琢般美丽的姿态。这里,竹笋的诞生被赋予了一种超脱尘世、洁净脱俗的美。而在第二首中,“君看母笋是龙材”则将母笋比作龙的材料,这不仅是对竹笋形态美的一种夸张表达,同时也隐喻着母笋蕴含的巨大潜力和力量。
第三首“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则表现了笋一夜之间能生长到极高的境界,象征着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高的境界。第四首“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则通过对竹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这组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李贺通过对笋的成长过程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精神态度。他借竹笋的生长变化,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人在逆境中不断向上、突破自我的决心。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不仅展现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更以其深刻的意境和象征意义,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些诗篇,读者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及敬畏。
注解
古竹:指老竹,相对新笋言之。
茂陵:《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
千亩:语出《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竹,其人与千户侯等。”
尊:同“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