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县东私路

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
今夕山上秋,永谢无人处。
石溪远荒涩,棠实悬辛苦。
古者定幽寻,呼君作私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贺并未创作名为《高平县东私路》的作品。实际上,《高平县东私路》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研究李贺诗歌的重要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以及李贺的相关介绍:

  • 李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

  • 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诗人,河南宜阳人。他是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因避家讳,李贺曾官奉礼郎,但因应进士科考试而不得志。他的诗歌多表现政治上的不得意和悲愤,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

  • 严羽《沧浪诗话》称其为“李长吉体”,指其诗风与韩愈、皇甫湜等人相似,语言过于雕琢。李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其诗歌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高平县东私路》的内容与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独自行走在山上,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诗中用“侵侵槲叶香,木花滞寒雨”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氛围和诗人的情绪。

  • 诗中“今夕山上秋,永谢无人处”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烟火的疏离感,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石谿远荒涩,棠实悬辛苦”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荒凉景象,以及果实挂枝头却无人采摘的无奈。

  • “古者定幽寻,呼君作私路”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隐喻,表达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与读者建立一种隐秘的联系,即使这种联系如同一条私下的小道。

李贺的《高平县东私路》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也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文本。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李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诗歌风格,同时也能感受到李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