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沅潇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
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𩳤鬼号。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
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
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鼕鼕远山响。
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
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涉沅潇,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涉沅潇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李绅(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今属江苏)人,唐代著名诗人。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中书舍人等职,最终官至户部侍御使。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入仕到因直言进谏而遭贬的经历,其诗歌创作也多与政治生涯相关,展现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1. 诗歌原文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

  2. 诗句解析

  • “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这句诗通过描绘屈原投江自杀之地——潇湘地区的阴沉氛围,以及沧茫无际、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悲凉和哀愁的情感氛围。这里的“沧浪”和“云沉沉”共同勾勒出一个令人沉思的历史背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诗人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英雄悲剧的感慨。
  •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如蛟龙的长啸和虎的长啸增添了力量感,同时山木随风摇曳、波浪深邃,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这种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馀霞杳千里。”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的美景,烟霭横陈、日落时分惊起的鸿鸟以及远处天际的余霞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这种景象通常被用来寓意人生的短暂和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珍惜。
  • “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这句诗以鸿雁的鸣叫声结束,带有一种离别的哀愁,而天空逐渐被晚霞染红,云水间弥漫着淡淡的色彩,形成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这里的黄昏和晚霞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离别和失落。
  •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 最后一句诗通过对江水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感慨。江水灵动,波涛汹涌,水中的鼋鼍(大鳄鱼)在风中摇曳生姿,这些生动的自然元素被诗人用来象征生命的活力与不屈的精神。这种描写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颂。

涉沅潇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一种深刻的历史和文化的体现。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也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