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

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反映了当时道教修行者追求金丹大道的精神。下面将详细介绍吕岩的生平、作品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介绍
  • 生平概况:吕岩,字洞宾,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著名道士。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据说在唐宝历元年(825年)中了进士,并在兵乱时期弃官从道,与妻子隐居中条山九峰山下。他的道号”纯阳子”,体现了他对道家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 道教修行:吕岩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更以道教修行家的身份闻名于世。据传,他在修炼过程中得到了仙人钟离权指点,最终达到了高深的道教境界。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析:诗中的“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表达了通过长时间的修炼和内心的修炼达到极高的境界,象征着道教追求的最高成就——金丹大法的成功。
  • 意境阐释:“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描绘了修行者超脱世俗,追求神仙境界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状态。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代:这首诗作创作于唐代晚期,反映了当时的宗教思想和修行文化。
  • 道教影响:唐代是中国道教发展的黄金时期,很多文人墨客都受到道教思想的影响,吕岩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
  1. 艺术风格
  • 象征意味:《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词,它还蕴含了深厚的道教哲学思想和修行理念。
  • 情感表达:吕岩在作品中展现了对自然、宇宙乃至生命本质的深度感悟,以及对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

吕岩的《渔父词一十八首·朝帝》不仅是一首诗歌,它也是一扇通往古代中国宗教信仰和精神世界的大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以及道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