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寺上方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峡山寺上方》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一首描写峡山寺景色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山水美景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诗作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而且在形式上也极具创新。
  • 《峡山寺上方》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位游历四方的诗人,李群玉有机会深入探访了许多名胜古迹,这些经历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反映。
  1. 诗歌原文节选
  •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深深的喜爱和向往。
  •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诗人站在峡山寺的东峰上,俯瞰着南溟(即南方海域)上的明月,他的心情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1. 诗歌主题
  • 《峡山寺上方》不仅是一次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和表达。这首诗反映了李群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1. 诗歌赏析
  • 通过对《峡山寺上方》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李群玉的诗歌不仅在形式上追求新颖,更在内容上展现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1. 历史影响
  • 《峡山寺上方》因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文人墨客,也为人们了解唐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李群玉的《峡山寺上方》不仅是一首描写峡山寺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对自然美的颂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