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帆后赋得二绝

平湖茫茫春日落,危樯独映沙洲泊。
上岸闲寻细草行,古查飞起黄金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落帆后赋得二绝》是唐代诗人李群玉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更为详细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群玉,字文山,号云溪,唐代著名诗人,与刘长卿、严维并称为“大历三杰”。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风格清新而富有意境。
  1. 诗歌原文
    平湖茫茫春日落,危樯独映沙洲泊。
    上岸闲寻细草行,古查飞起黄金鹗。
    水浮秋烟沙晓雪,皎洁无风灯影彻。
    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行。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渔民的生活情景。首句“平湖茫茫春日落”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自然背景之中,春日的夕阳映照在平静的湖面上,形成了一种辽阔而宁静的画面。接着,“危樯独映沙洲泊”则通过“危樯”和“沙洲泊”两个细节,勾勒出一幅渔船在夕阳下静静停泊的景象。
  • “上岸闲寻细草行,古查飞起黄金鹗。”这句诗描绘的是渔民上岸后在草地上行走的情景,以及他们看到空中飞起的金色鸟儿——可能是黄鹂或类似的鸟类。这两句诗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还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 接下来的“水浮秋烟沙晓雪,皎洁无风灯影彻。”则进一步展现了早晨的景色。水面上飘荡着秋日的烟雾,远处的沙滩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雪花,而明亮的灯光在水中倒影,显得格外清晰。这里不仅描述了视觉上的美景,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 “海客云帆未挂时,相与缘江行。”最后一句则透露出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喜爱与同情。他看到渔民们没有出海的云帆,而是在江边悠闲地行走,这种场景让他感到亲切和愉悦。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简洁的词句传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
  • 在艺术表现上,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 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貌。

《落帆后赋得二绝》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赞美的诗作,更是唐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