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九月清霜后,重阳此地登。

风翻池面叶,露滴席间钟。
花落知多少?人来信未通。
何当携酒去,共醉洛阳城。

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一天,在渭水亭上宴请宾客的情景。首句“九月清霜后”点明时间是在秋天的初冬时节,“此地登高”,表达了诗人对重阳佳节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接下来两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日黄昏时分渭水亭上宴饮的情景。风吹动池面树叶的声音与露珠滴落在席间的钟声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诗中“花落知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