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诗人的情感。首先要读懂全诗,把握诗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形象、语言、手法和思想情感等方面分析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结合重点词语和句子来赏析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九月九日在临渭亭陪皇帝侍宴并作诗。此句写陪侍侍宴之事。“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以“御气幸金方”起,以“凭高荐羽觞”结,首尾呼应,气势磅礴,意境开阔。“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以魏文帝在九月九日登高饮酒赏菊,汉武帝在九月九日饮菊酒而延年益寿的传说为喻,抒发了对皇上的敬仰之情及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颔联承上启下,既点明时间地点,又交代了缘由。“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以秋天池水的颜色变化及阳光映照在树上的景象来烘托气氛,渲染节日气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浓重色彩之美。“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这两句是描写景色。“秋变”“晴添”,用字精当而传神;“铜池”与“银树”“色”与“光”相衬,更见色彩之浓丽;“秋变”与“晴添”相叠,更显景色之明媚。“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以重九佳节的庆祝活动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重九”即重阳节,“年年”表明这是每逢佳节都如此,“日月奉天长”表明自己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效力,永不懈怠。结尾两句是议论,但议论中包含着抒情。
【答案】
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
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
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
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
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
译文
九月九日在临渭亭陪皇帝侍宴并作诗。我有幸来到金方,登上高处敬献美酒杯。
魏文帝在九月九日登高饮酒赏菊,汉武帝在九月九日饮菊酒而延年益寿。
秋天池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晴天太阳的照射使树木更加明亮。每年过重阳节都要举行庆典,日月永远敬奉皇天。
赏析
此诗开篇即写陪侍侍宴之事,并以“御气幸金方,凭高荐羽觞”领起,以“凭高荐羽觞”结,首尾呼应,气势磅礴,意境开阔。“魏文颁菊蕊,汉武赐萸房”,以魏文帝在九月九日登高饮酒赏菊,汉武帝在九月九日饮用菊花酒而延年益寿的传说为喻,抒发了对皇上的敬仰之情及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颔联承上启下,既点明时间地点,又交代了缘由。“秋变铜池色,晴添银树光”,以秋天池水的颜色变化及阳光映照在树上的景象来烘托气氛,渲染节日气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作者所要传达的浓重色彩之美。“秋变”“晴添”,用字精当而传神;“铜池”与“银树”“色”与“光”相衬,更见色彩之浓丽;“秋变”与“晴添”相叠,更显景色之明媚。“年年重九庆,日月奉天长”,以重九佳节的庆祝活动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重九”即重阳节,“年年”表明这是每逢佳节都如此,“日月奉天长”表明自己忠心耿耿地为朝廷效力,永不懈怠。结尾两句是议论,但议论中包含着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