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
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无等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等岩》是唐代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周朴(约公元852年—约公元882年),字不详,长乐(今河北省冀县)人。他是唐代的诗僧和隐士,与贯休、方干、李频等人交游密切。周朴工于诗,尤喜苦涩的风格,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与山僧、钓叟往来甚密。他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友,这些朋友间的交往和交流无疑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和思想感情,也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意解读:《无等岩》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其中“建造上方藤影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自然角落,高僧常驻于此,仿佛天台般的庄严和神圣。接下来的“不知名树檐前长”,则带有一种神秘和超脱的氛围,似乎在暗示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超越现实的美好。最后,“曾问道人岩下来”表达了一种对真理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艺术特点:《无等岩》的艺术特点在于其精炼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捕捉。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高度概括和提炼,使读者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感受到无限的韵味和深意。同时,诗歌中融入了佛教元素,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这种融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无等岩》是一首充满禅意和哲理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视角,更通过其深邃的内涵给予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