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登张明府海亭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
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予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登张明府海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展现了一幅秋天登上海亭欣赏美景的山水田园画卷。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年—740年),号孟山人,唐朝中期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著称,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在《秋登张明府海亭》中,他通过描绘秋天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作品原文:《秋登张明府海亭》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予亦将琴史,栖迟共取闲。
  3. 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安定,文人墨客多有游历山水之雅兴。孟浩然作为山水田园的代表诗人,常以游山玩水为题材。这首诗便是他在秋天游览张明府海亭时所作,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4.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秋天景色的美丽。首句“海亭秋日望”设定了场景,接着“委曲见江山”进一步展开,描绘了曲折绵延的美景。诗人在墙壁上随意题诗、倾壶饮酒,充分展现了其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则透露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既展示了孟浩然的诗歌艺术,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秋登张明府海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对于喜爱自然和山水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