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门中山君

敌临烹子一何庸,激怒来军速自攻。
结怨岂思围不解,愚谋多以杀为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秋战国门中山君》是唐代诗人周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其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周昙,生卒年不详,籍贯未详,唐末曾任职国子直讲,著有《咏史诗》八卷,其作品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价值。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擅长运用古典意象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而《春秋战国门中山君》正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之一。

《春秋战国门中山君》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敌临烹子一何庸,激怒来军速自攻。
结怨岂思围不解,愚谋多以杀为雄。

诗中“烹子”一词,通常用来指代因战争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牺牲的人,这里的用意可能是讽刺那些盲目追求武力解决争端的行为。“激怒来军速自攻”表达了面对敌人挑衅时的激烈反应和迅速反击的决心。“结怨岂思围不解”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悲观,暗示了即使采取了攻击行动,也可能无法避免长期的冲突和对立。“愚谋多以杀为雄”则揭示了诗人对这种短视和暴力行为的批判态度,认为仅仅依靠杀戮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

周昙通过《春秋战国门中山君》这首诗传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到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