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题江馆

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
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
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
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题江馆》是唐代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景色和生活细节,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官场失意后的孤独感。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周贺,唐代著名诗人,其生平不详,但据资料显示,他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
  • 诗歌风格:周贺在《晚题江馆》一诗中运用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情冷暖的独特见解。
  1. 诗歌原文
    病寄曲江居带城,傍门孤柳一蝉鸣。澄波月上见鱼掷,晚径叶多闻犬行。越岛夜无侵阁色,寺钟凉有隔原声。故园尽卖休官去,潮水秋来空自平。

  2. 诗歌分析

  • 意境营造:这首诗以江边为背景,通过对孤柳、鱼跃、晚径、孤寺等景象的刻画,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意境。诗中的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画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 情感表达: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个因病远离家乡的官员,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诗中“故园尽卖休官去”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失望以及对家园的依恋。
  • 艺术特色:周贺的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进行深刻表现。他的这些特点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及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1. 文化意义
  • 反映社会现实:通过描写江边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活动,周贺的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尤其是官场的腐败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 传递情感共鸣:《晚题江馆》作为一首典型的唐代田园诗,能够触动读者的心弦,引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
  1. 艺术价值
  • 象征手法:诗中孤柳、鱼跃等意象,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更是诗人心境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 音韵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分展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唐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期,众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周贺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时代,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影响。
  • 个人经历:虽然有关周贺的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从他的作品来看,可以推测他可能经历了一定的挫折或变故,这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

《晚题江馆》作为唐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后人传诵,更因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具有不朽的地位。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也是唐代文人精神风貌的艺术展现。通过欣赏和研究这首诗,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丰富内涵,也能够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时坚持和乐观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