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贫居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
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北郭贫居》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著名诗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孟郊,字东野,是中唐诗坛上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表达著称。孟郊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1. 诗词原文
  • 《北郭贫居》原文如下: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
    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1. 诗意解析
  • 进乏广莫力,退为蒙笼居: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仕途上的挫败感,进退两难的境地使得他的隐居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
  • 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未能得到重用的困境,以及他在社会上的孤立无援。
  • 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通过对比隐居前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展现了诗人在艰苦条件下仍坚持学习的勤奋态度和高尚情操。
  • 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反映了诗人追求高尚情操和道德操守的愿望,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忘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宁静。

《北郭贫居》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的诗歌,更是孟郊诗歌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