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河南

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
不必用雄威,见者毛发攒。
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
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君从西省郎,正有东洛观。
洛民萧条久,威恩悯抚难。
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
诗人偶寄耳,听苦心多端。
多端落杯酒,酒中方得欢。
隐士多饮酒,此言信难刊。
取次令坊沽,举止务在宽。
何必红烛娇,始言清宴阑。
丈夫莫矜庄,矜庄不中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严河南》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诗人简介: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因其生活清贫而常自称“诗囚”,与贾岛齐名,合称“郊寒岛瘦”。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时代背景:孟郊生活在唐代中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矛盾较为突出,孟郊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1. 文学风格
  • 语言特点:孟郊的诗风以简练著称,他善于运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思想。《严河南》中的语言清寒,具有一种凛冽之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冷峻。
  • 主题表达:诗中的主旨在于抒发诗人对于仕途的渴望及其未能如愿的无奈,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士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1. 作品内容
  • 官场失意:孟郊在诗中表达了自己虽怀有远大的抱负,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官职,只能长期隐居在家,这种反差使他深感失落。
  • 隐逸生活:诗中的“苦竹声啸雪,夜斋闻千竿”描绘出诗人在简陋环境中依然坚持学问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与道德修养的坚守。
  1. 艺术特色
  • 象征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苦竹声、雪)来隐喻自己的心境和志向,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
  • 情景交融:诗歌中的场景描写与内心感受紧密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思想转变。

《严河南》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生活和情感的诗作,也是唐代文人心态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社会的一角,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