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汉南樊尚书

天下昔崩乱,大君识贤臣。
众木尽摇落,始见竹色真。
兵势走山岳,阳光潜埃尘。
心开玄女符,面缚清波人。
异俗既从化,浇风亦归淳。
自公理斯郡,寒谷皆变春。
旗影卷赤电,剑锋匣青鳞。
如何嵩高气,作镇楚水滨。
云镜忽开霁,孤光射无垠。
乃知寻常鉴,照影不照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献汉南樊尚书”是唐代诗人孟郊的诗词作品之一。在这首诗中,孟郊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和地方治理成功的渴望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以下内容将详细探讨《献汉南樊尚书》的创作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其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
  • 动荡的时代:诗作创作于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大君能够识别并使用贤才,体现了作者对于国家未来政治清明与社会稳定的期望。
  • 个人经历:孟郊本人曾经历过官场的浮沉,他的政治生涯也曾遭遇挫折。因此,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他对官场现实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政治状况的向往。
  1. 主要内容
  • 描绘治理成果:诗中描述了孟郊所到之处,由混乱走向秩序,由凋敝变为繁荣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隐喻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和人心向善的过程。
  • 表达个人情感:孟郊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变化。从曾经的政治失意到现在看到家乡由衰败变为振兴的喜悦,他的心境经历了极大的转变。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中的意象丰富,用词考究,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其境,感受到诗中所要传达的深厚意义。
  • 含蓄隽永:孟郊的诗风以含蓄而著称,他的诗歌常采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使得诗歌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献汉南樊尚书》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变革和政治清明的诗歌,也是孟郊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要理解其字面意义,还应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