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太白殁,六艺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宝太白殁,六艺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读张碧集》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之一,全诗如下: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孟郊的诗歌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读张碧集》作为孟郊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其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在唐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处于衰败的边缘,而文化却依然在艰难中坚持和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孟郊通过《读张碧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未来的希望。
《读张碧集》不仅是一首具有文学价值的诗歌,也是孟郊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交织的产物。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孟郊及其作品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