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
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
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秋气尚高凉,寒笛吹万木。
故人入我庭,相照不出屋。
山川虽远观,高怀不能掬。
《秋气尚高凉》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九月。这首诗以“高凉”为题,抒发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首联“秋气尚高凉”点明了季节和气候特点,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爽朗高远的秋日氛围。颔联“云生木叶上”描绘了秋天树木叶子变黄的景象,增添了画面感。颈联“风起落霞飞”则描绘了晚霞满天、风起云涌的壮丽景象。尾联“江流天地外”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无限感慨和向往。
全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