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柏林寺南望》是唐代诗人郎士元创作的七言绝句,载于《全唐诗》卷二四八中。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郎士元是唐代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生活在唐德宗、唐顺宗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深受时人赞誉。
  2. 诗歌原文: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3. 诗歌赏析:《柏林寺南望》描绘了诗人登上柏林寺后的山水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诗的情趣。首句写舟中已闻寺庙钟声,表现空气澄净;次写登岸后走过松径小道才到山寺,可见地处清幽。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和宁静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4. 文学地位:在唐诗中有画之为数甚多的情况下,这首诗别具一格,其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使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盎然的大自然之中。刘熙载在评论此诗时提到:“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即在整体布局上,诗人巧妙地将主题“望”字贯穿始终,而其他描写则服务于这一核心。
  5. 艺术手法:该诗采用了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手法,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审美感受。同时,诗人巧妙地利用听觉元素,如“遥闻钟声”等,增强了诗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柏林寺南望》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