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发上林

花发三阳盛,香飘五柞深。
素晖云积苑,红彩绣张林。
落水随鱼戏,摇风映鸟吟。
琼楼出高艳,玉辇驻浓阴。
乱蝶枝开影,繁蜂蕊上音。
鲜芳盈禁籞,布泽荷天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发上林》是唐代窦常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窦常,字中行,唐代诗人,出生于平陵(今陕西咸阳)。他在唐代大历年间进士及第后,隐居于广陵并讲学著书20年。后来他出仕为淮南节度使杜佑的节度参谋,并在元和年间出任朗州刺史,之后还曾转任夔、江、抚三州刺史,并在国子祭酒任上去世。
  1. 作品原文
  • 上苑晓沈沈,花枝乱缀阴。
  • 色浮双阙近,春入九门深。
  • 向暖风初扇,馀寒雪尚侵。
  • 艳回秦女目,愁处越人心。
  • 绕绕时萦蝶,关关乍引禽。
  • 宁知幽谷羽,一举欲依林。
  1. 整体翻译
  •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上苑景象的五言排律诗。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苑的早晨,从微暗到明亮,从寒冷到温暖,再到春意盎然,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景。
  1. 作品赏析
  • 在这首诗中,窦常用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将春天的上苑描绘成一幅动人的画面。他通过对色彩、光线、声音等细节的刻画,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场景之中。
  • 此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诗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活力和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花发上林》不仅是窦常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唐代诗歌艺术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一直受到后人的喜爱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