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
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
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
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寺寓居即事二首》是唐朝诗人姚鹄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寄情山水、抒发情感的独特意境。这首诗作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唐末诗人姚鹄,他的生平资料不多,但据传其生活在晚唐时期,可能是一位隐士或者学者。尽管他的生活背景不甚清楚,但他的诗作却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原文与注释:诗的原文如下:“南山色当户,初日半檐时。鹤去卧看远,僧来嫌起迟。窗明云影断,庭晓树阴移。何处题新句,连溪密叶垂。”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以南山、初日、鹤、僧等自然元素为画面,勾勒出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
艺术特色:姚鹄的《野寺寓居即事二首》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还体现了他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南山”、“初日”等,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静谧之中。
文化价值:作为唐代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野寺寓居即事二首》通过简洁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传递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唐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可以发现《野寺寓居即事二首》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它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体现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