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情献知己

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
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
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
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
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
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
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
谷寒思变律,叶晚怯回风。
谒蔡惭王粲,怜衡冀孔融。
深恩知尚在,何处问穷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情献知己》是唐代姚鹄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书情献知己》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书情献知己》是唐代诗人姚鹄的作品之一,创作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状态。
  2. 诗词原文:日日恨何穷,巴云旧隐空。一为栖寓客,二见北归鸿。有道期攀桂,无门息转蓬。赁居将罄比,乞食与僧同。花月登临处,江山怅望中。众皆轻病骥,谁肯救焦桐。坐惜春还至,愁吟夜每终。谷寒思变律,叶晚怯回风。谒蔡惭王粲,怜衡冀孔融。深恩知尚在,何处问穷通。
  3. 艺术特点:姚鹄在这首作品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手法,使得诗歌内容饱满而富有诗意。
  4. 赏析价值:《书情献知己》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了解唐代文化、社会背景的重要窗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都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5. 读者体验:通过对《书情献知己》的阅读,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情献知己》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姚鹄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唐代社会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