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度居士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
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
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王度居士》是唐代诗人姚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而闻名,展现了诗人对于贫病交加、颠狂不群的王居士的同情与理解。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姚合:字肇则,陕州峡石(今河南陕县南)人,元和进士,历任武功主簿、秘书少监等职。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寄王度居士》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
    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
    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 翻译:一位名叫王度的居士生活困苦,精神失常,不再符合时代潮流。上天让他承受贫困和疾病,同时世俗中人也轻视他。他只能依赖年久失修的茅屋,每天靠吃简单的饭食度日。他抛弃官职就像做了一场梦,但珍视饮酒胜过任何良师益友。他没有竹子可以种,只能看着山上的石头。他在静室中招待客人聊天,在古寺里寻找僧人下棋。瘦弱的马因寒冷而死,瘦小的孩子因饥饿而变得迟钝。只有阮籍能与他有深厚的心灵交流,他的心事只有真正的知己能懂得。
  1. 诗歌鉴赏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度居士的深切同情和理解。他感受到了王居士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他对现实的反抗。
  • 艺术手法:姚合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突出王度居士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 语言特色:姚合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姚合的仕途早期,他曾担任武功主簿,后历任监察御史、金州刺史等职。这些经历让诗人对官场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也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

《寄王度居士》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强的诗歌,也是姚合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理想的深深思考。

相关推荐